HOME / 服務特色 / 音樂輔療
你們知道,重度智能障礙的孩子也能夠跳舞律動、演奏樂器嗎?有時,在家園的團體室,會傳出數種樂器的音色、服務對象不甚清楚卻中氣十足的歌聲與熱鬧的笑聲,服務對象拍打著樂器,露出最燦爛的笑容。若有機會來到本家園,就能體會到這樣的景象。

音樂,能夠慰藉人心,讓人感到舒適,更能幫助人們表達想法及感受,抒發內心的壓力與焦慮。故本家園自100年起,連結專業的音樂治療師,帶領服務對象進行每週一次的團體活動;不僅是家園的教保人員,甚至職能治療師、社工員、志工也都投入在其中,為的就是想提供給服務對象更完善的服務。

在團體中,服務對象體驗了各式各樣的樂器,例如木琴、怪怪管、非洲鼓、吉他等,服務對象總是會好奇地睜大眼睛端詳或是用手去觸摸。音樂治療師也安排了樂器合奏、氣球傘、彩帶律動、報紙遊戲等活動,不僅訓練服務對象的專注力、反應能力、聆聽與遵守指令的能力,也能增進其手部肌力與身體協調度,同時,治療師更重視服務對象口語表達的機會,總是請他們大聲地唱出歌曲,服務對象也毫不扭捏地張大嘴唱著,沉浸在音樂的美好世界中;較活潑的服務對象,更是時常舉手表示想要上台演唱,讓整個團體充滿歡樂。
近兩年,有鑑於服務對象情緒抒發的需求,家園安排了智能障礙程度最為重度的兩個班級作為團體成員。重度的服務對象們,從一開始不熟悉音樂治療師、不懂得配合指令,到最後竟主動願意表演給大家看,這對家園工作人員來說,真的是意想不到的進步!而經過觀察,也確實發現服務對象參加團體後,參與日常生活作息的穩定度與專注度提升,情境轉換的能力變好,情緒變得更安定。

有感於團體的成效,從104年開始,教保人員主動提出要擔任團體領導者,不再只是以協輔人員的角度去觀察,而是親自去學習帶領團體的技巧。雖然教保人員剛開始都非常緊張,但在音樂治療師耐心地示範與指導下,到後來能夠輕鬆自在地與服務對象一同享受團體的樂趣。此後,教保人員也都會將音樂輔療中的「哈囉歌」、「點名歌」納入生活作息,於班級的晨會、班會、主題活動等時間帶領服務對象一起唱,作為各項活動開始的暖身,讓服務對象能夠更快進入狀況。

透過音樂團體,我看見服務對象進步的可能性。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以及教保人員及專業師資的耐心陪伴下,服務對象便能快樂生活、維持良好的生命品質。